电缆杂谈:挑战中抓机遇,调整中谋前行
电缆杂谈:挑战中抓机遇,调整中谋前行
【作者/来自】网站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11/15 【点击次数】1640
【南方电缆网】当今,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给很多中国企业带来重创:市场需求大量减少?销售停滞不前甚至下滑。面对这样的困境,很多公司采取了许多简单的成本控制措施,如裁员、冻结加薪等。然而,也有一些积极进取的企业没有做出简单反应,他们在审慎思考后,选择了更具远见、更有战略意义的行动,对尚处于发展初期就遭遇危机的线缆行业颇具启示意义。
  虽然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我国线缆行业的发展,但和别的行业比,并没有对整个线缆行业造成重创,而且线缆行业的危机事实上更多的是来自内部而非外部,因此,可以说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线缆行业是一次难得的行业洗牌和实施结构调整与战略转型的机遇。所以,只要线缆企业能及时调整战略,就会转危为机,使线缆行业在经历阵痛后,重拾升势,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进行正确的产业决策
  众所周知,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家在创业初始,凭的是企业家的直觉,并不需要所谓产业分析与产业决策。但是,民营企业一旦发展大了,它要进一步扩展新的利润增长点,要进入新的事业领域,就不能靠直觉或拍脑袋了。否则,还以投机的心态去投项目,投的时候很愉悦,时间不长,就会发现自己手上揣着一大把烂牌打不出去。这时,企业必须基于产业分析与研究,进行正确的产业决策,必须思考企业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如何进行企业定位,如何去整合价值链资源,实现内部整合与外部扩张。
  打造核心竞争力
  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力或核心专长。有专家形象来说,如果企业是一棵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那么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就是核心能力,所以核心能力是公司内部的知识汇总,是发展新业务的火车头。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年来,“明星”企业变脸为“流星”企业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就在于企业没有形成企业自主拥有的、能够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难以模仿的核心专长与技能,由于没有持久的差别优势,所以很容易被人超越或被市场抛弃。
  借机创新
  创新,指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制度和文化创新。技术创新是通过科学技术,使生产成本下降。而制度创新是处理人和人的关系,降低的是交易成本,降低的是内部的组织成本。
  企业有两个成本:第一个是买工具、买原料,需要花钱;第二个是管理上的成本,而管理成本在企业中往往都是很高的一个成本。所以,企业家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了生产成本,再通过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来降低内部的摩擦和斗争的成本,这样就可以保证企业整体成本的下降。而在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之后,企业就可以给市场报更低的价。原来的成本那么高,所以不敢降价,现在把生产成本降低了,管理成本也降低了,低价就敢抛售了,就可以跟其他竞争者在市场竞争了,别人卖这么低的价格,就亏损了,而你卖这么低的价格,还会有利润。
  保持持续的产品与服务开发系统
  中国很多企业多少年只靠一个单一的技术或单一的产品去获取市场,而没有建立一个持续的产品或服务开发系统赢得市场竞争优势,这样在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多变的情况下,这种企业往往无法有效地进行调整和转型,从而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所以,要建立一个持续的产品与服务开放系统,就必须加大产品与服务的研发投入,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民营企业家在观念上都认为研发很重要,产品与服务的持续开发力也很重要,但真要投钱的时候,却缩手缩脚,舍不得在研发上投入。
  适时进行经营变革与管理创新
  在以“变”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经营变革与管理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经营变革与管理创新可以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可以使企业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升级,获取更高的高附加值。然而,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陶醉于成功的模式之中,要么不愿意创新,经营上追求“短平快”,害怕经营变革与管理创新的风险;要么骨子里害怕创新,感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市场风险大;要么不能持续创新,有些企业创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凭借一时的兴趣与冲动而为,没有持续力。企业一旦感染这种心理痼疾,必然会淡出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企业圈。所以,线缆企业一定要适时进行经营变革与管理创新。
  的确,当前的经济危机给几乎每个线缆企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但危机中孕育着新的生机,利用得当,同样企业可以借机为长远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张国光编)
关闭